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努力应受赞赏而非指责

2010-11-16 10:46:14
针对国外一些涉华知识产权保护的负面信息,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11月10日表示,中国推广知识产权制度、传播知识产权文化,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应该受到赞赏而非指责。   当日,美国驻华使馆和中国美国商会联合举办“第一届年度大使中国知识产权对话”。150多名来自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官员及私营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田力普在主旨发言中说,中国是全球支付商标费、专利费、版权费和知识产权使用费费用最多的国家之一。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已经和正在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公司通过直接收取专利、商标和版权费用从中国获利。此外,他们通过在中国生产产品并销往本国而得到额外的品牌收益和技术增值。   田力普说,中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创新,也给外国企业带来许多商机。创新需要的各种精密分析仪器、测试装置、试剂等,许多都需要外国公司生产。这些市场为发达国家政府带来了税收,也为该国民众创造了工作岗位。   据统计,从中国专利法实施到2005年,国外在华专利申请数量用了20多年的时间累计达到50万件,此后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翻了一番,累计突破100万件。其中,美国的申请约占四分之一。   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有3300多家外资研发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46家在中国建立了研发机构。 田力普说,这近25万件专利申请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发展市场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这也是近25万张选票,是对中国专利制度的赞成票。   “如果在中国知识产权一团糟的情况下,充满智慧的外国企业家是否还愿意来中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专利申请,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并进行技术转让?”田力普说。   田力普说,作为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时间并不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制度不完善,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领域和产品中比较突出,而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也有所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回避,而是长期不懈地努力解决问题,并且取得了进展。”田力普说。   田力普指出,任何制度的建立和成熟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用数百年的时间建立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美国用了二百多年,而目前中国实行这个制度还不到三十年。“我们还需要多年艰苦的努力。”   他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些都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是全球性的课题和挑战,需要各国的长期关切与合作。(记者 王宇丹)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