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总干事: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领域起领导作用

2010-11-28 12:49:3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11月18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领域的主力军并起领导作用。   加利说2009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   他说中国的专利申请发展迅速,中国还具有世界上第一大的商标管理部门和世界第三大的专利管理部门。   “当全球企业在寻求商标保护地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首先想到中国。这也说明了中国这个市场受外资欢迎的程度。”   他说,中国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来,知识产权发展迅猛,甚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期望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角色和作用。   加利总干事还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需求与日俱增。   每年全世界大概有190多万的专利被申请,330多万的商标被申请注册,以及70多万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专利。   他表示,现在每年有很多专利或者商标在不同国家被重复申请或注册。因此,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更为合理的机制去分配这些专利和商标。 展开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也很有必要。   加利还表示,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面临盗版的严峻考验。   “版权的意义重大。只有强调版权的合法利用,才能使文化产品的作者和表演者得到授予作品使用权所得到的报酬,才能使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但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我们如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版权保护的目的。”   加利建议说,比如在音乐领域,可以考虑建构一个全球共享的音乐库,把全球所有的音乐作品归纳其中,消费者必须通过付费来获得欣赏音乐的权利。   “当然,这个办法也能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电影和出版。”   虽然中国在国内国际的专利申请增长迅猛,但是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在援引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的发言说,我国创新能力尚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在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较弱。   该报道还说2009年上海国内专利申请量达6.2万件,但专利转化率仅为10%左右。   同时,中国专利“成色”尚显不足:最具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在2009年全国各种专利中只占1/4;中国最多的专利品种是“外观设计专利”。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教授冯晓青表示,首先,观念上要转变,要弄清楚自己申请专利是为了什么,要有正确的定位。不要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中国很多企业都喜欢短平快的获利模式,申请专利很盲目,这样其实意义不大。   其次,我们国家的政策多是倾向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宏观上比较多。在开拓产业化道路方面有所欠缺,由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够畅通、不够细致。   最后他说道,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到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也说明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记者 陈鑫)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