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首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发布2011-1-27 16:17:04 |
1月12日,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组织编写的《2009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在京发布。该书收录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专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各区县工作报告和具有重要影响名录项目的专项研究报告,归纳和分析了保护工作的动态,较深层次地探讨、研究了规律性、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一部具有史料性、专业性和研究性的参考文献。 《北京非遗研究报告》指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现已有长足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逐步加强,宣传展示活动不断强化,保护手段也更加丰富多样。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正在步入规范、良性的发展轨道。 《报告》对北京曲艺、民间文学、民间医术、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和智化寺京音乐、老字号百年历史文化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专题总结,对申报、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础保护、尊重意愿、发挥优势和服务社会等若干建议。 《报告》汇集了北京市18个区县非遗保护的区域工作总结,对各区县开展的非遗保护工作调研、非遗工作申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全面细致地反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地思考,对非遗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可思可行可信的政策建议。 《报告》专项总结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或市级名录项目,如北京二锅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盛锡福皮帽、戴月轩湖笔等,专业全面深入地反映和探讨了这些重要非遗名录项目的制作工艺、传承创新和发展方向。最后,《报告》还收录了2009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