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走出去”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利比亚政权更迭、缅甸密松水电站搁置等事件表明,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视。在此大背景下,作为第一届全国商务法律年会的分论坛之一,商务部于2011年11月17日举办了走出去风险防控法律论坛。
论坛特别邀请到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国际工程公司、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单位的法律专家,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中的各类风险及其防范化解做主题演讲。
“十一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经济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06-2010年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2300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7.6倍,年均增长34.4%;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2971亿美元和5028亿美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3.5%和35.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经济合作各项业务继续延续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我国的对外投资经济合作规模和速度的增长,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商业的和非商业的各类风险。诸如,在发达国家可能遇到反垄断审查、国家安全审查、知识产权纠纷等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可能遇到政局动荡、法律制度不健全不稳定、东道国合作方违约、外汇管制等风险。与会专家学者就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对上述风险的防控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下一步政府如何指导企业防范走出去风险提出了众多建设性建议。
论坛由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中国对外承包商会提供支持。中央企业代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代表、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商务部条约法律司是商务部为“走出去”提供政府法律服务的主管司局。为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新增设了对外经济合作法律处,旨在提升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